科学与人文网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首 页 科研 学者 专题 奖励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更多>>
·关于开展2024年度全国职业教..
·转发《关于开展2024年度教育..
·转发《关于开展2024年青少年..
·转发《关于开展2024年度学前..
·转发《 关于开展2024年..
·转发《关于开展2024年教育科..
·关于公布2024年全国青少年和..
· 关于公布2023年度全国职业..
最新资讯
·围绕“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
·共商·共探:高校智库建设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
·李克强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首次..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
·繁荣中国学术 发展中国理论 ..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发布人:admin 发布日期:5/4/2018 点击率:2821
第三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举行




努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劳动话语体系

第三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

WDCM上传图片

2018年4月14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的“第三届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论坛”以“保障劳动幸福,彰显社会主义精神”为题,对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问题进行跨学科的深入研讨。来自全国各地的130多位专家与会并一致认为,劳动问题的研究对于确立马克思主义独特的劳动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与会专家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劳动是话语的基础。劳动权,劳动幸福权以及幸福劳动权都是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高频词。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劳动话语也就理所当然应该被重视。话语体系通常能够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巧实力。它既蕴含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密码、价值取向以及核心理论,也决定着该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对劳动等基础性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体现了劳动话语的地位和声音大小,形成独树一帜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话语体系。这对于整个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海师大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何云峰教授提出,应当大力拓展马克思主义独特的劳动话语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话语空间大小,依靠的是其劳动幸福的主张被人们广泛采信的程度,也要依赖于良善治理来保障。发扬诚实的劳动创造精神,尊重所有的劳动创造,让劳动创造成为快乐和充满享受的过程,这些对幸福劳动的追求,是社会主义应有的精神品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幸福应该被看成是每个人所拥有的不可转让的初始权利。 与会专家指出,研究劳动问题时应该特别关注劳动幸福权的问题。一方面,劳动创造应该被看成是幸福生活的唯一源泉。因此,应该坚持最基本的劳动正义,坚持普遍的“因劳称义”原则,从制度上保障“劳有所获”不会受到人为的破坏。另一方面,还应该努力“让劳动成为享受”。劳动创造活动本身应该是美好和充满快乐的。劳动不应该对人变成纯粹的折磨。劳动本身虽然有令人疲惫的一面,但只要劳动强度适当,这种疲惫是可以不影响或者少影响劳动快乐感的。劳动的美好和快乐,劳动创造出来的快乐,正是我们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美好生活的概念。与会专家们认为,美好生活应该包含劳动本身的快乐和幸福。劳动幸福权作为人人应有的基本权利,不仅符合马克思的自由劳动思想,而且也与时俱进地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吻合。劳动问题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性话题,又是一个新时代的新课题。值得学界




上一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
下一条: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在京举办第一届中共党史高端论坛
联系我们:
电话:010-6444 1691
邮箱:gov_gov@163.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方东路19号DRC外交办公大楼D1座
网络声明:
本网站内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政府网站以及相关单位提供。 任何媒体、互联网站和商业机构不得利用本网站发布的内容进行商 业性的原版原式地转载,也不得歪曲和篡改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
版权所有 © 世界智库(北京)自然科学研究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13379号

>京ICP备17013379号 技术支持:易惠天下